“依据《我国地轰动参数区划图》,汶川地震灾后有些乡镇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些灾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由正本的7度,上调为7度半。因此,我国《建筑抗震断定标准》也需做相应修订。”记者昨日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院得知,修订《建筑抗震断定标准》的初次工作会议,今日将在北京举办。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业人士,将对标准修订事项予以评论。
现有标准为1995年编制建科院副总工程师吴体告诉记者,当时的《建筑抗震断定标准》是学习了唐山大地震以来的多次震害经验总结而得,从1996年6月1日初步正式实施,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区域的现有建筑的抗震断定。“通过检查现有建筑的计划、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矩的抗震设防需要,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契合标准需要的建筑,在遭遇到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坍毁伤人,修补后仍可继续运用。这个标准相当于使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房子的实习抗震能力是不是满意需要。”
震后已适度调高抗震设防烈度四川省地震局周荣军研究员走漏,“5?12汶川大地震后,依据地震部分核算,国家标准委员会已赞同一些灾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适度调高,比如有的本地,就由正本的7度上调为7度半。”据了解,抗震设防烈度有一个具体的方针数值,用重力加速度g为单位,所谓的“7度”是指计划底子地震加速度峰值为0.1g,“8度”为0.2g。这次地震后,依据距震中远近不一样,震源的深浅不一样,地震地质情况的影响,将一些区域提升到0.15g,也就意味着在原有7度设防基础上再提高了半度。
这次震区房子是修订关键可是,“在1995年编制的《建筑抗震断定标准》中并没有触及怎样对7度半(0.15g)、8度半(0.30g)区域的房子进行抗震断定的相应方法。因此,本次修订建筑抗震断定标准,将首要针对此进行。”吴体称。另据走漏,现行的《建筑抗震断定标准》,按有关规矩只适用于1992年从前建筑的房子。在当时的抗震断定工作中,有有些断定人员对1992年今后建筑的房子,也多用该标准进行抗震断定,这就造成了依据的断定标准较为紊乱的局面,因此对建筑抗震断定标准进行修订、明晰各年代缔造的房子应当依据啥标准进行断定也迫在眉睫。
重庆房屋加固,重庆桥梁加固:www.cqthjg.net